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大代表到仲恺调研,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献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0:05:00    

近日,惠州市“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仲恺小组)在仲恺高新区举行。10余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集中调研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情况,并围绕如何推动仲恺高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实地调研园区企业

当天,人大代表一行人走进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实地参观并调研了广东君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翼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涉及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

据悉,广东君虹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FA(Factory Automation)工厂自动化精密标准件(如气动元件、机械元件、电气控制配件等)及功能模组,工装和检测用治具及自动化设备(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广东辰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各类智能遥控器、摄像头、麦克风等智能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2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在公司展厅里,从能自动升级的智能卫浴主控板、5分钟可快速充电80%的光能遥控器,到应用了自研“蓝牙+IMU空鼠技术”的蓝牙遥控器、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具有隔空触控体验的遥控器,各种各样的智能控制器类产品应有尽有。

惠州市翼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FPV穿越机领域的企业,基本构建起覆盖消费娱乐、专业竞技、商业拍摄的全场景产品矩阵。除了制造销售无人机,该公司还拓展了无人机教育培训、无人机竞速赛事、影视航拍等服务,实现多元化布局。近年来,公司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83%,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7%。

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听取了仲恺高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并就调研和汇报内容,为当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意见建议。

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副局长徐敏介绍,近年来,该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能源电子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主战场”。

据统计,2024年,仲恺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12.8亿元,同比增长17.6%;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75.7亿元,同比增长23.6%;能源电子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83.8亿元。

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仲恺高新区截至去年共有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167家,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无人机零部件、整机制造以及低空数据服务方面相关企业32家,去年实现营收近30亿元。

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目前,仲恺高新区共有规上企业202家,主要涉及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物流服务等5个类别。今年前5月,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收76.6亿元,同比增长35.7%。

不过,徐敏坦承,目前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挑战:产业抗风险能力仍需提升,产业合作模式仍需调整,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仍需完善。针对当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做好人才引育工作。

“技术发展需要加大对高精尖人才引育。”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系统工程师杨青春认为,周边深圳、广州等城市虹吸效应明显,仲恺高新区需加强人才生态建设,加大对高校研发基金的投入。她还建议仲恺高新区借鉴教师双聘制模式,探索产业人才双聘制,充分利用周边城市高端人才资源,为当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赋能。

人才不但要“引”,更要“培”。省人大代表、惠州惠正青华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邓中青建议,要充分发挥本地职业院校作用,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让人才培养更精准地对接产业需求。

就如何破解当下的招商引资困局,省人大代表、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勇认为,仲恺高新区可以用好政府产业基金、创投基金,以投资促招商,吸引一批优质企业扎根发展。市人大代表、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瑞励建议,加深对三大支柱产业图谱的解析,实现精准延链强链补链。

“简单和高效一定是所有企业的需求。”陈瑞励希望,未来仲恺高新区可以在现有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扩大政务服务“一站通办”范围,加大对企业办事办税、子女教育、依法维权等方面的服务保障。

南方+记者 于蕾

【作者】 于蕾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