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5:40:00
【鸣镝】
8月19日,《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第13个外文语种——乌兹别克文版首发,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理念及实践提供重要窗口,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的相互理解与协作拓展新路径。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权理念,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哲学。”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埃尔多尔·图利亚科夫指出。
“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深刻论断,构成了中国人权观的重要认知基础,也为加强全球人权治理、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指引正确方向。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的发展成果正通过日臻完备的制度体系,转化为人民可感可及的全方位人权进步。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以中国人权事业进步对全球人权事业作出坚实贡献。正如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兼报告员阿巴希泽所说,“这不仅是中国的重大成就,也代表了人类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更成为中国人权进步的典范。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人权发展道路。
以发展促进人权。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人权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脱贫问题的“菌草”技术,到让“陆锁国”变“陆联国”的中老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几十万个工作岗位,中国以实际行动分享经验与机遇,以自身发展助力各国人民实现发展权。
中国深度参与引领全球人权治理,提出了“消除不平等背景下促进和保护经社文权利”决议、“无障碍建设促进所有人享有人权”决议、人工智能促进特定群体权利等一系列倡议,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通过中国主提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这是自2017年中国提出该决议以来,首次未经投票以协商一致的方式获得通过,标志着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道,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和保护人权,成绩斐然,在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议长、国家人权中心主任赛义多夫说。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丰富多样、团结一致、尊严和人权平等的人类大家庭。”今年“文明对话国际日”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呼吁。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以维护和促进人权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注入中国力量。
(作者:蔺紫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