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0:12:00
我省已在钢铁、化工等26个领域开发292个垂直大模型
人工智能,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河北算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紧临京津创新源头,人工智能发展拥有广阔空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河北省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人工智能发展风生水起,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力。
近日,无人机航拍的位于怀来县的秦淮数据新媒体大数据产业基地。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夯实数字底座,筑牢人工智能发展优势
轻点鼠标,计算指令由北京发出,经光纤传输至怀来处理并返回结果,全链路时延不超过2毫秒!
怎么做到的?靠强大的智能算力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首位。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之一。河北省着力提升算力规模和效益,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提高存储和运载能力,拓展算力产业链增值空间,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近日,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的河北亿尔德科技集团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构建基于大模型的交通应急指挥平台。所用算力,来自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自购服务器,动辄花费上百万元。使用智算中心算力,随用随买,性价比高,我们一次能训练3款大模型。”亿尔德科技集团总经理吴锡臻说。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风口,河北持续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今年2月,邢台太行智算中心投运;今年3月,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B区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开工。
发展人工智能,关键是算力,而算力的基础是电力。
7月4日,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机房,一台台服务器闪烁着光,支撑着一个个数字化场景高效运转。
“园区是环京区域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目前绿电使用比例已超50%。”合盈数据怀来区域总经理吕志勇说,他们在张家口建设了多个新能源电站,待全部装机并网后,年发电量可以支撑园区一年的用电量。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300万千瓦。绿色电力与绿色算力齐头并进,今年一季度,张家口算力企业使用绿电比例超过30%。
把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环京津区位优势转化为算力发展优势,一批算力项目在环京地区多点开花。截至2024年底,河北省投运服务器超390万台,在用算力约占京津冀地区总量的69%。
有了坚实的算力基础,河北省加快数据开发利用,以场景化应用激发数据价值,加快把数据资源变为优质资产,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动力。
2024年,河北大数据产业收入305.6亿元,规模居全国第9位;收入同比增长65.7%,增速居全国第1位。
拓展“人工智能+”,构筑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河北省持续推进钢铁、化工等垂直大模型开发应用,深化拓展“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引进互联网、大模型、大数据头部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构筑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传统的炼铁高炉,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冶炼状态。敬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给高炉装上了“眼睛”。
“炉温轻微下行”“当前炉缸亏铁较多,可能会影响顺行”……7月9日,在敬业集团第一炼铁事业部A号高炉主控室,高炉专家诊断模型平台不时发出预警提示。
“它能实时诊断炉况,提供精准预警和操作建议,确保高炉安全高效运行。”该公司机动部科长彭凯彬说,高炉专家诊断模型的应用,让“经验炼铁”变成“智慧炼铁”。目前公司每冶炼1吨生铁的焦炭、燃料消耗量分别降低2.1千克、3.5千克。
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来了!
河北省39家钢铁企业联合华为、阿里、百度等13家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共同研发了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涉及钢铁产业142个全链条生产应用场景,赋能钢铁行业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
今年,河北省聚焦各市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河北省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垂直大模型研发。目前,全省已在钢铁、化工等26个领域开发292个垂直大模型,新技术、新应用取得新突破。
在石药集团润石研究院,“人工智能+制药”已成为现实。
在AI自动化合成实验室里,三只机械手灵巧地腾挪翻转,一丝不苟地做着药物合成实验。智能物料运输小车来来往往,精准拿取、运送药瓶、试剂等各种实验材料。
这是石药集团的AI药物筛选系统。根据测算,这一系统的应用,让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直接缩短超30%,研发成本降低近一半,候选化合物筛选准确率更是提高了近3倍。
“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向新而行,也打开了生活新方式。
从教育评价大模型到智能医疗诊断,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气象大模型……各类面向细分行业的专用大模型百花齐放、各展所长,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百姓日常,不断塑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
营造创新生态,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去年4月22日,家在北京的林建方在廊坊注册成立廊坊数贸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打动他的,一是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效、流畅的算力服务,二是廊坊当地提供的算力券。
廊坊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算力券优惠政策,每年投放1000万元,对落户的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等给予不同程度的算力补贴,目前已吸引9家企业来廊坊发展业务。
数贸通公司兑付了50万算力券,相当于获得了42PFlops(PFlops是指每秒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算力服务,满足了企业全年的算力需求。
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跑出河北加速度,不仅需要应用突破,更要构筑面向未来的创新生态。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河北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用好科技成果权威性评价、竞争性评价和成果转化竞价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人工智能是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给力。去年,河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建立推进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引进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促进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大模型研发、落地,面临着资金压力。近日,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联合举办大模型金融供需对接会,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让人工智能像空气一样触手可及。”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北省已在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要素等方面形成系统布局,积极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
人工智能发展蕴藏着无限潜力,谁能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河北省提出,到2027年,多元算力泛在融合,智能算力规模全国领先,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大模型孵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形成“算力规模领先、数据融合开放、行业模型创新、生态应用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河北日报记者 贾楠 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