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山益骑”聚力,骑手变身治理“前哨” 天山区创新“暖新+融新”机制,132个友好场景激活基层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0:41:00    

完成配送任务后,外卖小哥利用工作间隙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认真清扫小区卫生。(记者刘青霞摄)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李阿姨,您买的药我放门口啦,垃圾我顺手带下去!”7月23日上午,美团骑手阿力江·艾合买提轻叩独居老人李秀英的家门。这样的贴心服务,已成为天山区“天山益骑”志愿者的日常。在不影响配送的前提下,骑手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随手拍”等公益行动,正是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什么是“天山益骑”?据天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哲剑介绍,2024年,天山区立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有效路径,创新打造了“天山益骑”这一党建品牌。

凝“新”聚力:织密组织网络,让党员骑手“有家可归”

“以前,我觉得入党这事儿离我们外卖骑手挺远。可现在不一样了,组织主动上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美团配送新疆国际大巴扎站站长晁正说。

天山区为了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精准掌握党员骑手情况后,建立动态台账进行科学管理。针对骑手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创新推出“站点建支部、社区帮带建”模式,推动6个外卖站点与周边社区结对共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站点党支部为党员骑手提供固定学习和交流场所,社区则为站点党支部提供资源和指导。

晁正作为骑手群体的优秀代表,刚刚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以身作则,新骑手抱怨接不到单,他会耐心地分享接单技巧;新同事不认路,他会亲自带路讲解,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骑手们的信任。

“像晁正这样既懂管理又受骑手信任的‘领头羊’,正是我们需要的。”陈哲剑介绍,截至目前,天山区已登记党员骑手6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另有17名骑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暖“新”服务:打造友好场景,让城市处处有温情

“以前等单时只能蹲在路边,夏天热冬天冷。现在驿站里有空调,能充电,还能学急救知识,变化太大了!”饿了么骑手张丽笑着说。

天山区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打造“8大场景”服务矩阵。在友好社区,专门设置了骑手专用停车位,友好医院开通绿色就医通道,骑手们遇到突发疾病时,能快速就医;友好银行给骑手们提供8元理发服务。此外还有友好宿舍、友好驿站、友好小区等场景。如今,132个友好服务点遍布天山区,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友好地图’可是我们骑手们的‘心头宝’!”美团配送赛马场站负责人米洋打开手机App进行演示。只见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天山区骑手驿站、优惠商户、公共厕所等点位信息,就像一个贴心的“生活指南”。“以前我们找地方可费劲了,有时候为了找个厕所或者休息的地方,要满大街转。现在有了这个地图,骑手们一键就能导航到想去的地方,再也不用为‘找地方难’而发愁了。”米洋说。

今年以来,天山区持续开展一系列暖“新”服务,让骑手们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与温暖。20余场慰问活动,为骑手们送上了节日的问候和实用的慰问品;义诊服务覆盖1700余人次,专业的医护人员为骑手们进行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500人次骑手享受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专业律师开展的2次维权讲座更是场场爆满。

这些暖“新”服务举措,不仅改善了骑手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融“新”治理:变身流动哨兵,让“小群体”释放“大能量”

7月25日中午,骑手阿迪力·艾山在青年路一家餐馆取餐。“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后,我感觉责任更重了。”他说,现在会留意商家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就拍照上传至“天山食安”小程序,这不仅是为了消费者的健康,也是为了整个外卖行业的规范发展。

像阿迪力·艾山这样兼任“食品安全监督员”的骑手,在天山区已有20名。他们利用自己走街串巷的优势,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前沿哨兵”。不仅如此,还有300余名骑手化身“社区小管家”,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时刻关注着身边的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便及时上报,为社区的稳定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可不只是简单的送餐员,更是社区的守护者!”闪送骑手刘伟一边说一边兴奋地展示着手机里的“志愿服务积分”。原来,他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了不少积分,并用这些积分兑换了家里的生活用品。“帮独居老人取药、清理楼道里的小广告,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不大,却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有爱。”刘伟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骑手们开展了3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件,260人次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治理。

“以前觉得自己很渺小,现在感觉很重要。”美团骑手艾力江·买买提的话,说出了众多骑手的心声。在天山区,党建引领将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紧密相连,这股“新”力量正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在党群的同心协力下,共同绘就着一幅共建共享的美好画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