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民生为大|今年中心城区分类治理60处交通堵点乱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8:3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松

7月21日上午9点过,市民刘超凡驾车经过南岸区学府大道重庆工商大学轨道交通站时发现,这里原本较拥堵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招商交科院路口处,还多出几个可左转和调头的地方。

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是重庆2025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学府大道招商交科院路口的堵点治理,是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重庆预计通过打通断头路、加密主次支路网、建设立体过街设施、改造轨道站场(点)等方式,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出行环境,启动160个项目、完工投用140个项目,对中心城区60处交通堵点乱点开展分类治理。

优化交通组织,缓解通行压力

南岸区学府大道为双向6车道主干道,沿线分布重庆工商大学、110中学、巴蜀实验小学等学校及大型居民区,是连接渝中、巴南等区域的交通要道。

招商交科院路口兼顾行人过街、社会车辆通行、公交车辆进出站点、路口左转掉头等多项交通功能,车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道路狭窄,导致该路口经常拥堵,甚至影响到整个学府大道。

改造后的南岸区学府大道招商交科院路口,多辆汽车正在调头。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供图

“以前要排队10多分钟吧。”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新每天都要在该路口掉头,他告诉记者,以前该路口有1个掉头车道和1个左转车道,但由于车辆较多,每逢早晚高峰都会拥堵。

今年3月,我市启动了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民生实事,该路口成为重点治理堵点之一。

“通过前期搜集数据、实地调研,我们最终确定了治理方案。”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安与城管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决定调整该路口的交通组织,并规范周边秩序,以缓解交通拥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此前相比,现在的招商交科院路口,拆除部分中央绿化带,并创新使用“复合型转向”措施,将原本的1个调头车道扩展为两个,每个车道对应两个调头开口,这样可以使4辆车同时调头。

同时还设置了1条左转与直行“可变”车道,可以根据高峰期拥堵情况变化车道。

此外,公交车出站后横跨多车道到最左边调头也非常影响交通通行。此次治理则将公交车的调头车道设置到了最右侧,就消除了公交车出站后跨多车道调头对主线交通的干扰。

最后通过压缩进城方向公交车港宽度,将往渝中方向的3车道扩充为4车道,还往巴南方向的道路实施车道瘦身,增加1个车行道,解决车道数不匹配问题,提高通行能力。

“现在高峰期通过该路口调头,等待时间少了一半,几分钟就能通过了。” 市民王新说。

公安交管部门的大数据统计,也印证了该路口治理的成效。治理后,该路口调头效率提升30%,路口整体通行效率也明显提升,有效缓解了学府大道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压力。

打通未贯通道路,便利居民出行

红岩村嘉陵江大桥跨越嘉陵江两岸,是连接江北、渝北与九龙坡、大渡口的重要干道。但不少细心的群众发现,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北桥头的忠恕沱立交及建新西路四期前卫厂段(203中学段)却一直没有通车,形成了未贯通道路。

今年我市启动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民生实事,市住房城乡建委迅速行动,多次组织江北区建委及各相关部门实地踏勘,深入分析项目难点,制定详细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7月20日,忠恕沱立交及建新西路四期前卫厂段(203中学段)同步通车,实现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与江北区快速互联互通,江北区与渝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联系将更加便捷。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完成75个未贯通道路项目建设,着力解决道路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成功打通20条未贯通道路,其余项目正有序推进。

同时,我市还在开展轨道站点出入口新增、线路适老化改造、闲置空间盘活等工作,打造以轨道站点为中心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提升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

精细化治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某一路口的拥堵,也有许多不起眼的小问题造成。

沙坪坝区小龙坎新街,是沙坪坝区的主干道之一,高峰期车流量较大。特别是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附近这一段,拥堵尤为严重。

原因在哪?原来,这里的公交站客流量大,公交线路多,常有排队进站的公交车占用正在通行的车道,原本就不宽阔的三车道被占用一条车道,导致拥堵。

改造后的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三峡广场院区公交站。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中心城区缓堵促畅民生实事启动后,城管部门随即对该公交站进行了优化,拆除了部分绿化带,延长了公交车停车港的面积,原本只能停靠3辆公交车的停车港,现在可以同时停靠6辆公交车。

此外,考虑到医院附近上下车乘客多,城管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还在此处新增了18个“即走即停”车位,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行车道的占用,有效改善交通拥堵。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来公安交管部门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因地制宜采取多车道汇入自适应信号控制、串联掉头、车道瘦身、定向车道等精细化交通组织措施38处,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5%,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0分钟以上。

通过多部门协作,我市目前已启动主次支路网加密续建项目122个,完成道路综合整治36条,优化公交线路60条,完成学校、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47处,完成江南大道等“违停阻路、违停扰序、有库不入”突出问题路段治理40条和民心佳园等社区停车综合治理62个,新增小微停车场、错时共享停车位7900余个。

这一系列举措,让我市交通拥堵得到缓解,目前,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2.04下降为目前的1.922,低于全国10个同类超大城市2.062的平均水平。

原稿点击:民生为大|今年中心城区分类治理60处交通堵点乱点-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