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曲靖市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新模式:闲置房产变银发家园 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07:52:00    

初秋,晨光洒在曲靖市寥廓街道西关街129号崭新的楼宇里,照亮走廊间一道道适老化扶手,畅通无阻的通道、恒温花洒、可移动浴椅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长者身体机能差异的细致关怀。这里就是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92岁高龄的金传慧在公共活动区内悠闲品茗,该中心运营之初她便入住于此。她说:“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有人说话、有人照顾,比在家安心多了。”不远处,来自河南的旅居老人赵玖珠弹奏起了电子琴。“曲靖夏天凉爽,这里服务贴心,我真把这儿当第二个家了。”已在此旅居近半年的赵玖珠告诉记者。

这一幅生动的幸福养老场景,背后是曲靖市麒麟区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突破口,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积极探索。

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公建民营、社区参与、专业运营”的标杆项目,不仅成为本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暖心港湾,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旅居老人,为我省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康养新品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的挑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养老设施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如何破题?麒麟区选择从盘活闲置资源入手。

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原昆曲大酒店闲置资产,由街道办事处投资建设,并创新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久久春晖康养集团联手陕西康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营。项目由社区投入460万元装修,企业投入200万元购置设备,以及年租金58万元,重点为失能失智、旅居及社区老年人提供照护、安居及上门服务,全面满足“医康养健文娱”多元需求,实现全周期、全场景养老服务覆盖。

“这种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寥廓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和监管保障公益属性;专业企业负责运营服务,带来先进理念和管理效率,最终目的是让老人受益。”目前,该中心设置床位113张,自2024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正以专业化运营打造“全域养老”服务新标杆。

走进中心,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细节随处可见。一楼银发会客厅,曲靖特色文创、适老化产品琳琅满目;二楼银发文娱中心,多功能厅、书咖、幸福食堂一应俱全,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三至四楼是旅居老人公寓,24小时呼叫系统、专业管家服务,医疗绿色通道保障安全舒适;五至六楼为失能失智老人养护区,适老化设计、个性化照护计划、生命体征监测,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活得安全,更要活得有尊严、有品质。”中心运营负责人表示。其引入的标准化服务体系,覆盖了从餐饮到助浴,再到康复训练和认知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养老离不开医疗。中心与仅一墙之隔的寥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的医养协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养老中心提供日常住院查房、疾病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专业服务,同时与曲靖市第二、第五人民医院进行合作,为养老中心开设了医疗“绿色通道”,并为旅居养老人群提供生命救治保障。开通省外医保就诊即时结算服务窗口,极大缓解了异地就医者的经济压力。

“小病不出中心,大病急病有绿色通道,日常有健康管理,这让我们家属非常放心。”一位入住者家属对记者说。

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成功,是麒麟区乃至曲靖市系统谋划、政策协同的结果。麒麟区将盘活闲置资产作为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对全区闲置厂房、校舍、土地进行全域摸排、分级评估、分类盘活。对于养老服务设施,明确“民生优先”导向,吸引优质市场主体参与,培引专业化、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旅居养老新业态,充分利用曲靖夏季凉爽的气候优势,打造“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品牌。

花开一枝,芬芳满园。在麒麟区,珠街街道将闲置的小河湾小学改造为启智爱心学校,配套“幸福食堂”;东山镇将原洗煤厂改造为电子厂,解决了500多名村民就业养老的后顾之忧;益宁街道打造“南城集市”,托起800人的就业梦想。一批批闲置资源正蜕变为产业载体、民生阵地和文旅地标。

从闲置资产到幸福家园,麒麟区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养老服务的难题,也探索出一条资源盘活、产业转型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云报全媒体记者 隋鑫 张雯

记者手记

走访寥廓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记者感受到新时代养老服务的温度与深度。在这里,“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已化作走廊间的适老化扶手、医养结合的高效协同和旅居老人脸上的笑容。

麒麟区以盘活闲置资源为切口,通过公建民营、专业运营,有效破解养老供给难题,探索出了资源转型与民生改善相融合的新路径。实践表明,应对人口老龄化,用创新机制激活沉睡资产,同样能筑牢“老有所养”的民生根基,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