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9:12:00
“上下楼像爬山”“一走路就腿疼”“阴雨天就更受罪”……这些抱怨背后,往往是膝骨关节炎在作祟。膝关节一旦出了问题,老人们常常苦不堪言。它被医学界称作“不死的癌症”,虽不会直接威胁生命,却严重侵蚀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期特邀医生
杨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骨科规培基地主任。
膝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疾病,发病率高达8.1%。在我国14亿人口中,大约有1亿多人受其困扰。本期“老有‘医’靠”,我们邀请到西安市中心医院老年骨科中心主任杨寅,聊聊膝骨关节炎。
人老膝先衰?
退行性改变让膝盖“先老一步”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很多老人抱怨上下楼困难、膝盖疼,是膝骨关节炎的症状吗?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承重关节,也是人体最容易提前退化的部位。”杨寅说,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其本质是关节在长期使用和磨损下逐渐发生老化和损伤。导致疾病的原因既包括自然衰老,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首先,膝关节天生“吃力”,人体直立行走,整个体重都要依靠下肢承载。如果本身存在发育异常、下肢力线不正,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关节就更容易提前磨损。其次,体重和运动习惯也影响巨大,肥胖人群、运动员、长期登山或爬楼者,膝关节的负担更重,损伤往往积累更快。第三,随着年龄增长以及日积月累的损伤,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会逐渐受损,表面变得粗糙不平,甚至完全磨损,当关节炎进展到后期会造成下肢畸形,如常见的“罗圈腿”。
“膝关节是下肢承重的关键,退行性改变让膝盖先老一步。如果走路疼痛,老人不仅出门受限,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呼吸功能和肌肉力量。久而久之,全身状态都会受到拖累。”杨寅说。
为何称为“不死癌症”?
就像衰老一样,不能逆转
膝骨关节炎为何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杨寅表示,膝骨关节炎的学名是“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逐渐变性、磨损甚至剥脱,同时伴随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狭窄。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就会随着时间逐渐进展。“不死的癌症”是指它不会立刻要命,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膝骨关节炎能根治吗?”这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问的问题。杨寅的回答是:“不能完全逆转,但可以科学延缓。”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就像人体衰老一样,整体状态会越来越差,无法完全逆转。”杨寅解释道。不同于一些急性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彻底治愈,膝骨关节炎本质上是关节的“自然老化”,医学目前尚不能让磨损的软骨完全恢复如初。
这也是它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原因之一:不会像癌症那样危及生命,但却长期、顽固、难以根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人们常常因为疼痛无法行走,出门变得困难,逐渐失去社交和运动能力,从而引发一系列全身问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患者只能“等着疼”。杨寅强调,通过科学预防与规范化治疗,完全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早期患者经过药物、理疗、运动康复等干预,关节功能往往能得到改善;中晚期如果损伤严重,则需通过截骨、单髁置换或全膝置换等外科手段恢复功能。“早期损伤是有可能康复的。但要把老年人的关节恢复到年轻状态,目前医学还做不到。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减轻疼痛、延缓恶化。”杨寅说。
穿秋裤能防“老寒腿”?
受寒和“老寒腿”没有直接关系
在门诊,杨寅经常听到老人抱怨“老寒腿”,膝盖疼痛难忍。他表示,膝骨关节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寒腿”。通常患者初期会觉得关节僵硬、关节不稳,感觉膝盖前方有针刺一样的疼痛。末期可能出现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少及步行能力下降。轻者影响日常生活,重则会瘫痪。
不过,杨寅解释称,所谓“老寒腿”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诊断,而是老百姓的经验说法。天气变化、气压和湿度升高会导致关节内压力和积液变化,从而诱发疼痛。“寒冷和潮湿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膝骨关节炎疼痛的诱因。”
穿秋裤能防“老寒腿”吗?杨寅说,不少人觉得“老寒腿”是冻出来的,其实受寒和“老寒腿”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穿秋裤与关节炎也没有直接关系,但寒冷会加重“老寒腿”的症状,觉得冷的时候穿秋裤或佩戴护膝,加强膝关节保暖,或能缓解疼痛。
膝盖“咔咔”响是关节出问题了吗?杨寅表示,关节“咔咔”响,如果没有疼痛或功能障碍,往往属于生理性现象,关节内空气震动或韧带滑动造成的,不需担心。但若伴随疼痛和功能障碍,则提示关节结构受损,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很多老人一听到膝盖有响声就特别紧张,其实主要还是看是否伴随疼痛。正确区分,避免过度焦虑。”杨寅强调。
膝盖不好还能运动吗?
不宜跳广场舞,可选择温和运动
不少老人热衷于“一天一万步”或跳广场舞。对此,杨寅提醒,运动量应结合个体情况,不宜一味追求“一天一万步”这样的目标。如果膝关节本身不好,再加上长时间过度负重,很可能加剧磨损。“有人走5000步就已超负荷,有人每天走上万步却没问题。关键是不能过度劳累。广场舞深受老年人喜爱,但其特点是节奏快、下肢冲击力大,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对于膝关节炎患者,过度旋转、反复跳跃的动作都会增加损伤风险,应选择更温和的锻炼方式。”杨寅提醒。
许多老人怕伤关节选择“躺平”,担心膝盖有问题后就不敢动,甚至干脆减少活动。对此,杨寅提醒,适度运动对关节反而有益,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方式。“膝骨关节炎并不是让老人完全不动,而是要科学运动。适度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膝盖不好的老人该怎么运动?杨寅建议选择一些低冲击、温和的锻炼方式,比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既能活动关节、增强肌肉力量,又能避免过度磨损。体重管理可以显著减轻膝关节负担,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所承受的额外压力在行走时会增加3-4公斤,而在跑步时则会增加7-10公斤。
怎么治膝骨关节炎?
“阶梯化治疗”让患者少走弯路
杨寅介绍,他们团队成立了特色“保膝病房”,正在探索一种“阶梯化治疗”的新路径——在不同病阶段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老人少走弯路,延缓病情,提升生活质量:早期可通过药物、理疗、关节腔治疗等方法延缓病情;中期采用截骨矫形或单髁置换,保护患者自身关节结构;晚期则进行人工关节置换。这种综合方案由运动医学、关节置换、疼痛康复、中西医结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选择。
杨寅特别提到“骨介入技术”。这是一种通过针孔般的微创操作,利用穿刺、药物注射或内镜完成治疗的方式。创伤小、恢复快、见效明显。“有的老人因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疼得躺不下,我们通过一个针眼穿刺,当天疼痛就明显缓解,第二天就能出院。”杨寅说,这种快速、安全、微创的治疗方式,极大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老年人年纪大了,不适合手术。但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可以迅速恢复生活能力。”杨寅表示,保膝团队不仅重视治疗,更注重健康宣教和随访管理,让老年患者更科学地认识和管理膝关节疾病。
在杨寅的设想中,“保膝病房”不仅是一个治疗场所,更是一个健康管理和宣教的平台。患者入院后,除了接受专业治疗,还会获得疾病知识、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指导。团队会为每位病人建立档案,定期随访,确保长期管理。
“科学管理比一味等待关节退化重要得多。早发现、早管理才能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早期干预、合理运动、保持体重和良好生活习惯,是让膝关节‘慢老’的关键。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缓解眼前的疼痛,更是帮助老人学会与膝骨关节炎共处,让他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都能走得稳、走得好。”杨寅说。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