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避免农旅同质化,成都需挖掘特色文化打造差异化旅居产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6:17:00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作为关注成都农业领域发展的代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刘继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就农业和食品安全在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刘继

“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度嵌入文旅产业链,如何构建‘安全支撑文旅、文旅倒逼安全’的良性循环,这是值得探讨的。”在刘继看来,要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需建立文旅认证标准,包括制定高于国标的“文旅优选农产品”地方标准,认证安全达标且具旅游价值的生产主体,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基地,直供高端文旅消费场景。

“从源头保障成都农产品品质提升。”以农产品生产为例,刘继建议,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速研发推广生物源农药,制定成都平原生态种植标准,开通优质产品审批绿色通道等。

在农产品安全溯源方面,刘继建议,可以构建智慧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建立全链条追溯平台,优先在仓储集散地建立快检直供平台。例如,开发“透明农场”旅游项目,可在文旅场所应用可展示农场风光和生产故事的追溯码。

在强化风险防控方面,刘继建议,可以在景区、市集设立开放式快检点,建设食安科普基地,联动文旅情况监控。“健全协同治理,可建立农业、文旅等部门联席机制,推动成立行业联盟探索游客监督激励机制。”

对于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刘继表示,在众多成都农旅项目中,“我发现,多数农旅项目都有同质化情况存在。”在他看来,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不同,故需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旅居产品,打造差异化美景、特色线路及目的地等,并不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是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方式之一。”

谈及下一步规划布局,刘继表示,过去,研究重心围绕让全国人民从“吃饱”迈向“吃好”;如今,保障民众“吃得健康”成为核心关切。作为农业科研单位,下一步,将从源头抓起,全面提升成都本地生产及流入成都农产品的安全品质。其次,依托农产品开发加工产品,突出成都特色,将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工业产品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成都品牌。

此外,调整研究方向,在以往保障粮食供给基础上,让粮油作物、花卉、蔬菜、中药材等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使农业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支撑与特色体现。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欧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