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2:16:00
来源:【中国城市报】
神州大地,草木葳蕤、生机盎然。青春正当时,奋进不停歇。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对于青春的定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答案。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河北省三河市武岳功夫的教练,畅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少林武僧展示“舞”术
张镇虎,职业是武术教练,习武已有25年,曾在河南少林寺做过3年俗家弟子。“少林寺的地面坑坑洼洼,都是我们震脚砸拳冲出来的。”在少林寺的3年里,张镇虎跟着师傅系统地学习武术,深深体会到了武术的魅力。之后,他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术巡演。“就想宣传咱们中国武术,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作一些贡献。”
武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养生方法和技击攻防于一体,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独树一帜的作用。
“我从小身体比较弱,容易感冒生病,就被父亲送进武校,希望通过武术强身健体。”张镇虎说,“我的父亲就是习武之人,耳濡目染地自己也喜欢上了武术。”
如今,张镇虎所在的武岳功夫团队,坚持以中国传统武术为基石,不断创新融合多方元素,以表演的形式将传统武术打造为时尚功夫剧。
在少林寺的3年里,张镇虎学的是武术传统项目。而现在,他所展现的武术,减少了刀枪剑棍的传统打法,更多地考虑强健身体。
张镇虎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现在练的也是真功夫。表演动作看起来顺滑,是因为练到位了,动作才不会走形。如果练个十年八年的,即使表演起来,他的力量也是很足的。”
学习武术的青年人多了
青年学员冯博雅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学习武术后,自己的性格也开朗了一些,身体也灵活了。
张镇虎说:“现在学习武术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了。武术的种类很多,包括太极、散打等。学习散打还可以防身,最起码可以保护自己。”
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2024年,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武术培训行业的学员人数超过7000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比较高。随着武术培训行业的兴起,行业内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中国武术培训行业规模相当大,并且在市场、学员、从业人员等多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学习武术后,我感觉比以前更自信了。身体也更强壮了,现在也很少生病。”青年学员魏泽霖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魏泽霖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很支持孩子学武术。孩子的积极变化,我也看在眼里。武术不仅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更让他们积极地勇敢地面对生活。”
“传统的武术,一个马步就需要学三年,把孩子们都吓跑了。武术表演就不一样,它比较灵活,既夯实了武术功底,还能提高孩子们对武术的认识。”张镇虎认为。
在采访中,张镇虎反复强调热爱。他一直坚信,热爱是抵挡外界质疑的有力武器。张镇虎说:“青年人能坚持学习,是因为武术让人们有一种凝聚力。在城市里,大家住的是楼房,孩子们一起玩的时间比较少。在武馆里,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交流沟通感情。”另外,武术作为特长,能进入体育单招,可作为青年人学业规划的一部分。
“现在学校教学中也积极地融入了武术,这些都整体提高了全民学习武术的水平。”张镇虎说。
是师徒,更是传承
与张镇虎共事多年的馆长田家俊说:“开办武馆的初衷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就如我们武馆的宗旨,培养有素质、有民族自豪感的新一代武术人。”
张镇虎说,随着年龄增长,学员们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习武的时间相对减少。“能坚持下来的青年学员,跟我的关系更像是师徒。”
2019年,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1月8日,武术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武术的发展可谓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张镇虎看来,武术不仅仅是体育,还是一种文化。武术也不仅仅只有技术。“如果只有技术,武术不会流传千年。”
田家俊习武30年,能真切感受到现在武术推广的环境越来越好。“早期的时候,武馆太少了,都是跆拳道馆,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跆拳道就是武术。随着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的提高,武馆也越来越多了。”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张镇虎认为,因为孩子们,武术有了不同的意义。将武术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越玥
■编辑:越玥、张阿嫱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