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2:08:00
【来源:浦北发布】
4月9日,走进钦州市浦北县丹丹工艺编织专业合作社,厂长李传强正在编织车间,耐心地指导工人如何织出一件件精巧的藤编作品。龙门藤编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传强经常受邀到乡镇及周边县市开展技能培训。“希望将这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李传强说。
浦北县丹丹工艺编织专业合作社厂长李传强向工人传授编织技术
在江城街道六桥村委的泳捷制衣加工点内,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布条在工人们手中上下翻飞。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带动下,加快赶制一批新订单。“工厂的老师傅梁佩玲手把手教技术,很快便能数量操作。”新入职员工陈谨玲脸上洋溢着笑容。
江城街道六桥村委的泳捷制衣加工点内工人正在生产
浦北县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与“园区+车间+庭院”发展模式深度融合,创新搭建“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的灵活育才平台,目前建成671个现场教学点,选拔600余名工艺人才,通过企业联动、订单培养、“面对面传帮带”等形式实现精准培训,取得良好成效。
浦北县总工会、浦北县湘桂糖业有限公司2024年“桂有技能 产业振兴”生产技能竞赛
培训提技能,工人变匠人。“以往,我们针对陶瓷工匠的培训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成效也不明显。”浦北工匠学校小江瓷分校校长林河源介绍,自从成立工匠学校,将浦北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聚集起来,为技艺传承和技能培训搭建了专业化平台,把一批工人培养成了技艺精湛的工匠。
注重传帮带,农人成能人。“张远辉是我的学生,现在经营一家水果产业合作社,效益非常不错。”浦北县水果产业人才传承工作站站长张兴财说,通过人才传承工作站,张远辉实现了从乡土农人到产业能人的华丽转身,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浦北县张兴财水果产业人才传承工作站白石水镇工作室揭牌成立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1.79万人,推动普通劳动力向技能型“手艺人”转变,有效促进转移就业和群众增收,进一步充实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来源丨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丨易念鸿
校 对丨 梁德艺 宋一强
审核丨王振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