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排名第一!潜江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5:2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汤立毅 通讯员杜少华、周瑞、樊云云)8月14日,潜江市召开“聚力攻坚九大工程·为支点建设增光添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潜江市在“三农提标”工程及乡村振兴方面相关工作情况。

据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郑欣介绍,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拓展、成效日益凸显,全面落实“三农提标”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6元,同比增长6.6%,总量全省排名第六,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潜江市产业帮扶项目竹根滩镇群联村半夏种植大棚。(通讯员供图)

打好“供应+加工+融合”协同组合拳,开创农业品牌新局面

在供应链打造方面,潜江市聚合供应链领航服务新体系,突出潜江龙虾品牌引领力。采用“龙头企业+国资平台”协同模式,打造“线上供应链平台+线下产业集聚区+产业数字化”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新体系,为在链企业提供撮合交易、金融支持、技术研发、信息推广、展会贸易等聚合服务,实现上链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13.87万人,平台交易额161.2亿元。

潜江市巨金公司5G智能生产车间。(通讯员供图)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潜江市智控加工链升级行业新标准,增强潜江虾稻品牌竞争力。“潜江虾稻”是“江汉大米”省域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支持三家“江汉大米”核心企业,以订单农业模式推动近70万亩优质稻米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重点企业投资1.13亿元打造的5G智能工厂,在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内,加工环节由硬件、软件、数据互通的智能化系统自动监控,大米优质率跃升至99%。建成的全程溯源系统,让每一粒虾稻米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江汉大米潜江虾稻产品。(通讯员供图)

在生态融合方面,潜江市培优产业新品质,焕发虾-稻品牌吸引力。坚持“养虾先养水、好水养好虾”,实施优质稻高产栽培示范、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建成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9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32家。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创新开发小龙虾预制菜、小龙虾拌面、虾肉酱、龙虾脆、龙虾香菇汤等新品。精心组织“潜江龙虾走出去”专题系列推介活动,其中上海站现场签约10.45亿元,鲜活虾市场签约1.2万吨。

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万亩连片虾稻共作生产基地。(通讯员供图)

优化“统筹+流转+机械化”全程托管线,健全农业服务新体系

财政统筹托底小农户种粮无忧。潜江市聚焦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等小农户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在粮食生产区通过统筹财政资金补助作业面积的方式,解决单个小农户作业效益差、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等问题,降低小农户综合生产成本。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小农户面积全额占比高于60%。

潜江市农产品丰收。(通讯员供图)

自主流转扩大全托管服务优势。在尊重农户意愿前提下,潜江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新型主体承接、农户互换流转等土地流转方式,将碎片化、分散化的土地交由市场主体或村集体整合。培育主体多元、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市场,在连片土地推广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2024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92.57万亩,占确权面积的62.84%。

潜江市机械化整田。(通讯员供图)

铁牛进田管好作物全程耕种收。潜江市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加快先进可靠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今年以来,已报废各类农机具1055台,补贴新增各类机具869台。“三夏”期间,组织2600余台联合收割机投入夏收,实现机收油菜22.2万亩、机收小麦41.4万亩,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降低至0.97%。组织260台插秧机、320台农业无人机投入夏种,完成水稻机插播面积任务。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81%。

织密“预警+培训+产业”三维防贫网,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聚力预警监测布牢兜底保障网。潜江市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监测,上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户3人,风险消除36户112人。将14280名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累计发放资金8605.93万元。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的困难群众共30081人,医疗救助资金已资助参保20303人,金额724.504万元。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患30种大病集中救治工作,救治率99.87%。

潜江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相关画面。(通讯员供图)

重抓系统培训织稳就业创业网。紧贴脱贫劳动力需求,潜江市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依托本地虾-稻、服装等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提供电商运营、直播筹划、直播训练、短视频制作等创业知识,帮助脱贫劳动力创新创业。今年上半年脱贫劳动力就业20145人,其中市内就业10482人,市外省内2914人,省外6749人。开展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1115人(脱贫劳动力144人)、返乡人员培训76人。

紧盯项目投产激活产业增收网。潜江市安排900万元产业资金,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21个。产业帮扶项目全部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上半年为3727户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发放特色种植养殖补贴资金737.04万元,持续提振脱贫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引导符合条件的对象积极申请小额信贷,已发放脱贫小额贷款132户626.5万元,累计核发贴息47.97万元。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集群加工车间图。(通讯员供图)

郑欣表示,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提升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品牌辐射力和带动力,持续大范围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形成千亿特色产业集群,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运刚,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严浩,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黄勇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