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6:41:00
5月12日,《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首份白皮书,全面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明确了中国将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不变初心。
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任务,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具体实践。必须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建立和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国家安全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提高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为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
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是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的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反间谍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不断筑牢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法治屏障。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内容协调、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在科学立法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持续深化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实现反恐斗争形势根本好转。依法打击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扫黑除恶常态化走深走实。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和针对妇女儿童、留守老人的突出违法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犯罪和跨国跨境跨区域犯罪。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是持枪犯罪最少的国家之一,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破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更趋强烈、更加多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国家安全立法,特别是围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健全国家安全党内法规体系,促进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完善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依法防范、制止、打击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还要坚持内外统筹,兼顾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始终确保以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开放环境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才能不断书写“两大奇迹”新篇章,以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有序推进。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