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单月150家、同比飙4.5倍:A股IPO按下加速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1:47:00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潇雅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IPO受理情况呈现出显著变化,加速推进的态势格外引人关注。数据显示,IPO受理数量逐月递增,其中6月更是成为“爆发月”,单月受理量高达150家,占上半年总量的85%。这一现象背后,既有财务数据有效期的影响,也反映出政策周期的驱动,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大。

上半年IPO受理大增4.5倍

据Wind数据,今年上半年共有177家企业A股 IPO获受理,较去年同期增加145家,同比增幅约4.5倍。从板块分布来看,北交所成为当之无愧的受理“主力军”,共计115家企业获受理,占比超过六成。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北交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定位密不可分,其较低的上市门槛以及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倾斜政策,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在此申报。

在上半年的受理进程中,6月30日成为一个高光时刻。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了41家IPO申请,成为今年以来受理数量最多的一天,其中北交所32家、上交所科创板5家、深交所4家。单日32家公司获北交所集中受理,数量也创2025年以来新高。这不仅展示了北交所强大的吸引力,也反映出市场对北交所未来发展的信心。

整体来看,上半年新受理IPO的177家企业中,申报沪市主板企业9家,深市主板11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21家,北交所115家。大部分企业集中在6月进行申报,6月上交所受理25家企业IPO,深交所受理28家,北交所受理97家,整体新受理企业数环比增长超4倍 ,凸显了6月在IPO申报中的关键地位。

6月成“爆发月”

6月成为IPO受理“爆发月”并非偶然。从财务数据角度来看,IPO财务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为避免后续补充更新财报数据,进而拖长上市进程,大部分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选择集中在6月申报IPO,以争取更长的有效期。这一传统的申报高峰规律,在今年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以来监管频频发声,提高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IPO市场迎来新的政策周期。新一轮科创板改革增强了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向优质硬科技企业释放了积极信号。政策的驱动使得众多科技创新企业加快了上市步伐,选择在6月集中申报。

尽管今年6月以来的IPO受理数量已超过去年同期,但与2024年前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有324家、246家IPO企业获得受理,这也反映出IPO市场在不同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上市决策有着重要作用。

聚焦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功能之一,IPO是企业直接募资的主要方式,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A股新受理的177家IPO,计划募资合计约1700亿元。从募资金额看,截至目前,今年3月深主板IPO受理的华润新能源募资金额最高,达245亿元。华润新能源主营业务为风力、太阳能发电站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此次募资将用于新能源基地、多能互补一体化、绿色生态发展综合利用及融合发展型新能源项目,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符合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导向。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半年获受理的企业中,制造业的申报数量靠前。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细分领域的行业占比较高。这清晰地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与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双创板块改革

拥抱科技创新企业

在沪深两市的IPO新受理情况中,科创板与创业板仍是科技创新企业的首选地。科创板进一步增强包容性,积极拥抱未盈利企业。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已受理30单IPO申请,其中科创板企业占比超七成,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加快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众多半导体行业的“独角兽”“小巨人”企业,如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兆芯集成等选择科创板上市,显示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强大吸引力。

创业板改革也在加速推进。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6月27日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使用。这一举措为更多创新型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主板也在积极调整,对新消费类企业敞开怀抱。6月24日,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百菲乳业、植物医生等消费类企业的IPO获受理,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体现。

综上所述,今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的加速推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北交所的崛起,到6月的集中申报,再到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以及双创板块的改革,都展示了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IPO市场有望在未来为更多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相关文章